2009年10月23日

华教~国中也有难念的经(《新教育》教改文章)


(我自己是没注意到,但有朋友向我说,这篇文章刊登在《新教育》的《希望论坛》了。)

董教总与其追随者只把华文中学归纳在华教范围内,理由是:国中由教育部管辖,董教总无能为力。


我承认华社对此无能为力,但很奇怪地,华社也对“由教育部管辖”的英文教数理政策、新纪元学院升格大学无能为力,为什么华社会全力反对与争取呢?


今天,媒体、政客、华社和董教总的焦点过度集中在华文中学身上(与经费无关)。华文中学任何大小事永远是华教的焦点,国中的一切反而没有多少人关心,甚至被视为理所当然。


呼吁华社关注国中生的声音虽时有所闻,却无人响应。如果说独中是政府的弃婴,那国中何尝不是华社的弃婴?莫说国中生没对华教的热情,那是被华社的冷漠浇熄了。


我认为这是很不公平的现象,华社理应把国中华裔生当成华教的一部分。毕竟华教不能二缺一,否则,华教迟早会溃不成军。


没有人会反对华社维护华文中学的发展与建设,否则华教之火就会熄灭。但我认为,华社不应因此忽略了国中华裔生的存在。


身为国中生的我明白华裔子弟在国中一样面对许多困境。我举华文学会为例,代表着中华民族、华文教育、民族尊严的国中华文学会不但得不到国中校方眷顾,也受不到华社的认同。


甚至部分华教人士蔑视“马来学校”的态度实在令我心酸。此举不但在潜移默化地教育自己下一代对国中的轻蔑,更在国中华裔生心里埋下自觉不如人的自卑种子。


这感觉并不好受,真的。


身为国中生的我此刻并不是在替国中生说话,而是比较了解国中的困境。华裔国中生的数目远比独中生、国型中生来得多,我始终认为今时今日这三者是无法在任何一方缺席的情况下生存并维护华文教育的。


在教育领域,民联政府“若执政中央”的承诺是承认独中统考文凭,及制度化拨款独中,我的心顿时冷了半截。若我是首相,我第一件事就是改革“独、型、国”三校鼎立的制度,还全马子民一个相同而公平的学习环境。


让我们与这三者并肩作战,维护华教,更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改变我国的教育制度,建立一个属于全马来西亚人的中学学府!



3 条评论:

D20102045263 说...

你说得言之有理,华教说明了是华教,应该全面性的关注,何必区分呢?十七岁的文字,着实令我汗颜,在下比您年长八岁,从星洲新教育那儿的介绍闯入此处的,特来支持。承担梦想是需要一定的勇气,您的勇气让在下汗颜啊。先别论您所写的内容,在马来西亚17岁可以经营十万字的小说,那并非一般人可以轻易做到的,虽则我暂时无缘亲眼见此小说之风采,但我相信您有的是才华与天赋,只要加以磨炼和努力,那就更锦上添花了。当然我也大略认同陈志鸿先生所言,学习的道路上是必须不断进修、不断地开阔视野以期人生经验不断地升华至一个更崭新的世界,在这里在下预祝您梦想达成,还有继续加油!

松盛 说...

背后的影子,又岂是常人所晓得?
回顾它的历史,也许你就能明白,为何有今天的局面。
倘若真的想为华裔国中生出一口气,那就想办法付诸于行吧。喊喊口号,是什么人都会做的事情。

如果你有阅报习惯,应该不难发现昨天有一则国际新闻,关于一个父亲,绑架凶手的故事。这件事情发生在法国,这位父亲,只因女儿被杀害,而凶手依然逍遥法外,号召起百人组织,为他女儿讨回公道,对德法两国政府施压,虽然没能真正的成事,但你也能发现透过组织的力量,能改变一些些的东西。

鄙人也是从星洲新教育处擅闯此间部落,如今你依然身处社会,就必须与社会接洽。教育制度有弊端,那就等你毕业后,出来改变。大学之路必须走,现在你所坚持的,对现在的你或许是对的,但是,或许你长大后懂的东西更多了,你会发现当初的坚持,只能让自己莞尔。如楼上所言学习的道路上是必须不断进修、不断地开阔视野以期人生经验不断地升华至一个更崭新的世界。

鄙人之友,如今也是16岁,却已是网络职业小说家。也许她没有韩寒、郭敬明般如此出名,但也算是兴趣所在,也能从而谋生。就像周强生所说的,若不能出版,那就在網上找一個適當的平臺發表吧!寫1年不成功,就繼續寫3年;3年不成功,就繼續寫10年;10年不成功,就寫他一輩子吧!只要有朝一日,作品在網上成名時,成功成為以寫作為生的作家之夢也不遠了!

祝愿您能成功实现你的愿望,加油!

匿名 说...

哈咯顺吉,想必你在SPM也有报考华文吧??

教育部规定SPM考生只准许报考10个科目而已,也许你我看不到背后的隐忧。其实,这是一个“计时炸弹”。原因是这将限制考生报考的数量,如此一来,报考华文的人数将会继续减少。说到这,也许你还看不到什么。

师范学院的KPLSPM课程,凡是要主修华文的华裔子弟就得在SPM时报考华文方能顺利被选中。

现在的问题是SPM已经越来越少人报考华文了,再加上教育部的“10科限制”,这将会大大的打击到未来华文教育的师资培训。届时,马来西亚这片国土有硬体设备——“华小”,却没有软体设备——“师资”。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关注的课题。

今天,我们能够读中文还得归功于前辈们与一群捍卫华文教育的人士。那么,未来的华教得由谁来捍卫内?